商务部要是再不出手,国内一半以上的牛肉养殖户可能都要被进口牛破产了。
大家应该都有注意到今年牛肉市场特别反常,一向普通人高攀不起的牛肉都快跌成了猪肉价。从年初开始算,已经连续降了12个月,牛肉批发价更是在短短半年内下跌24%,创下5年以来的新低。11月的CPI里,在一众上涨的商品的价值当中,唯独牛肉的两位数降幅显得特别突兀。
而这一次牛肉价格的背后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大量的进口牛肉正在疯狂登陆中国市场。从2019到2023这五年的时间里,牛肉进口量增长了65%。今年上半年,国内再次放款了对西班牙、德国、澳洲等进口牛肉的限制,直接引发进口量较2019年同期翻了2倍以上,短期如此迅速且大量的供应冲击打破了供需平衡,也一并击溃了国内牛肉价格的底线。
如果进口牛肉的影响值局限在量上还不算太遭,但更严重的问题是进口牛肉的价格比国内更便宜,因为像巴西、澳洲这样的国家,本身畜牧业就是支柱,产业规模一上去,售价就可以压得非常低,即便加上跨洋运输、储藏冷冻等一套费用,总得成本可能也要比从内蒙古运到南方便宜近一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货币在今年遭到了大幅贬值,也就是他们出口的商品会比往年更加便宜,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贸易总量的基本稳定,我们今年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牛肉也会比以往更多。
而且,阿根廷的米莱这几年一直在国内大搞休克疗法,为了救自己国家的经济疯狂往外出口产品,年终的时候还大幅削减过牛肉的出口税,几乎相当于白送。
所以,进口牛肉爆量和低价的双重暴击,几乎就是对我们本土牛肉的降维打击。国内牛肉养殖户要想把肉卖出去,就只有赔钱赚吆喝这一条路可选。
截至到11月,国内65%以上的牛肉养殖户都是亏的,出栏一头肉牛平均就能损失1600块以上,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1000元,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更要命的是,很多牛肉养殖户还都是贷款养牛,牛卖不上价,贷款就没法还,即便勉强还上,也是负债累累,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
有的人被逼的没办法,慢慢的开始卖母牛来减少损失了。而当优质的母牛群体面临大幅萎缩的时候,国内整个肉牛产业也都会被影响。
根据调研,过去市场上真正的育成母牛和淘汰的老母牛比例应该是在20%到25%。但是,最近几个月甚至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出现了淘汰母牛比率增加的现象,最高时比率会达到45%到50%。如果母牛数量屠宰过多,就会影响未来整体肉牛产业的产能。
可能之前放宽进口牛肉的限制是考虑到外贸,毕竟在国际上做生意,不能只让别人掏钱买东西,所以我们也才会引进一些大洋洲、南美洲的优势产品,为中国制造业进军这些市场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
但现在,当这些外来牛肉不但霸占了中国人的餐桌,还威胁到国内养殖户和产业的时候,商务部也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前两天已经真正开始启动调查,目的是减少进口牛肉的冲击,而国内的牛肉自由可能很快也会跟着结束。
而商务部开启牛肉进口调查,也不仅仅是因为进口低价肉牛威胁到国内养殖户和产业这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进口牛肉其实一直有风险存在。
比如,美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允许在畜牧业中使用瘦肉精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这一化合物能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
我国早在2002年就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等“瘦肉精”。对于中外养殖业和产品质量标准的迥异,引发历史上多次贸易摩擦。
如2020年因违反检验检疫规定,我国暂停了澳大利亚4家牛肉商出商的资格;2021年,又因英国爆发疯牛病疫情,禁止了英国30月龄以下剔骨牛肉的进口;2022年初,哈萨克斯坦发生O型口蹄疫疫情,被禁止输华……
因为瘦肉精的问题,我国和海外国家的牛肉贸易一路坎坷。我国曾多次因发现莱克多巴胺,禁止美国工厂的牛肉。今年5月,巴西JBS公司因被发现饲料添加莱克多巴胺的痕迹后,其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工厂被我国禁止。
总的来说,国家商务部对进口牛肉的保障措施调查,体现出国家对市场关注和调控。在保障市场稳定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积极反思,怎么样提高养殖效率、降本增效,使国内牛肉市场更成熟。政府、机构、养殖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多方合作下,相信未来牛肉产业会迎来健康、稳定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吸血闺蜜47次借款曝光!刘晓庆被当提款机,控诉:把真心喂了狗
女子吃烧烤花了892元,老板搞活动只收89.2元,女子让退她100元!
英国同卵双胞胎颠覆实验:一个狂吃脂肪/一个猛吃碳水12周,结果震惊所有人!
埃默里大学继续标化可选政策;香港“人才清单”再扩容,新增9专业....一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