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投资4800万!牧原股份拟布局生物饲料产业

投资4800万!牧原股份拟布局生物饲料产业

产品介绍

  艾格农业是专注于大农业泛食品领域的领先研究咨询和投资机构。凭借25年的深厚数据积累和专业经验,为政府、企业及各类机构提供包括顶层规划、产业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战略咨询、园区规划以及投融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在宣布与元素驱动成立牧元安粮合成生物技术后,牧原股份在合成生物领域又有了新的举动。

  近日,自然规划部披露信息,牧原合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以4800万的交易金额中标内乡县长信路以东、粮食物资储备仓库以北区域5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

  根据股权穿透信息,该公司由牧原股份间接全资持股,注册资本为500万。公司营业范围涵盖畜牧渔业饲料销售、饲料原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销售、生物饲料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以及粮食及初级农产品的收购等。

  此外,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毛劲仪,与牧原股份参与成立的另一个企业——牧元安粮合成生物技术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人。

  2023年6月25日,牧原集团联合西湖大学共同建设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同时,牧原集团还宣布与一家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元素驱动,成立一家共同合资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牧元安粮,注册资本为1.25亿,全力发展用氨基酸代替豆粕的低蛋白日粮技术。

  据了解,牧元安粮合成生物技术计划投资约1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约3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三万吨合成生物产品,包括饲料级小品种氨基酸、高纯度氨基酸类产品等,可实现节约大豆进口两千万吨。二期和三期还重点发展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品。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而牧原合创生物科学技术拟建设的项目则属于农副食品加工业,预计2025年4月18日开工,约定竣工时间为2027年4月18日。

  生物饲料是指通过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饲料产品总称,具体分类包括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和生物饲料添加剂等。相比普通饲料,生物饲料在营养高、吸收效率高、环境友好等方面具有优势。

  由于在在改善饲料品质、提高利用效率、促进动物健康等方面的效果较好,生物饲料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日益提高,已成为一个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兴产业。

  2018年,我国发布了首个生物饲料团体标准《生物饲料产品分类》,随后《发酵饲料技术通则》于同年9月发布,为生物饲料市场的规范化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标准。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生物饲料的开发应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旨在推动兽药产业接轨领先水平,培育壮大生物饲料产业。

  在技术优势和政策的加持下,生物饲料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2024生物饲料市场现状及前景趋势研究分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生物发酵饲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4.55亿美元增长至97.92亿美元,2023年全球生物发酵饲料市场规模达到112.77亿美元。

  目前,美国、欧盟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消费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生物发酵饲料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达28.37%,欧盟占比22.05%,中国占比19.72%。

  另据《中国生物饲料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估计2023年我国生物饲料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在饲料市场的占比将达到18%左右。2016-2022年我国生物发酵饲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37亿元增长至129.86亿元,年复合增速34.0%,大于全球复合增速18.4%。估计2023年我国生物发酵饲料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58亿元。

  生物饲料的研发与应用慢慢的变成了了畜牧行业的一个新蓝海。其中,减少猪饲料中的豆粕使用,是最具有价值的举措之一。

  我国的养殖业对国际大豆贸易十分依赖,消耗了全世界60%的大豆,自给率不到20%。而大豆价格的波动,往往给企业造成成本压力。

  在此背景下,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中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通过采用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工艺,配合使用合成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既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又减少了饲料蛋白消耗。

  目前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成效明显,未来还要持续推进。2023年我国饲料配方中豆粕的占比下降到13%,比2022年下降1.5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了900万吨左右大豆消耗。而饲用豆粕减量既要“节流”,也要“开源”。除了豆粕之外,还有粮食加工副产品、微生物蛋白等多种资源,都可以挖掘利用作为饲料,要把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据南阳牧原集团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通过用淀粉人工合成氨基酸,一头猪每年能节约大豆31公斤,节省饲料成本是15元。如果全行业推广的线万吨的大豆进口,换算到耕地上,能轻松实现1.5亿亩的土地节省。其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不容小觑。

  因此,牧原股份一面在加大研发投入,希望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发酵氨基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同时充分挖掘微生物蛋白资源,促进开源替代,提效减量,减少进口大豆依赖,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