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回首2023年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发展,成绩骄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9.6万亩,粮食产量26.2亿斤,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粮食播种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种薯和燕麦良种繁育基地43万亩;生产肉类29.9万吨、鲜奶43.3万吨;启动实施马铃薯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获评自治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马铃薯产业初步实现种薯繁育、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全链条发展。
一个个鲜活的数字,串起了乌兰察布市农牧业2023年奋斗的足迹。这一年,乌兰察布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以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为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力推进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转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习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
马铃薯种植培养面积、产量实现双提升,新建大型马铃薯加工项目8个,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薯条和淀粉生产加工基地,被自治区授予“马铃薯产业示范区”称号。
建成百万亩优质燕麦基地,产量达到7.2万吨、同比增长3%,产值达到16.19亿元;以“燕麦轻食加工厂”为主的规模加工公司10家,年加工能力12.7万吨。
形成了20万亩鲜食玉米优势种植生产带,新增鲜食玉米加工公司5家,累计达到13家,成为自治区最大的鲜食玉米产地。
冷凉蔬菜面积61.3万亩、产量179万吨左右,加工经营主体新增5家,累计达到43家,加工能力71万吨。
肉羊存栏稳定在600万只以上,百万只杜蒙羊生产基地初步形成,成为全国重要的肉用种羊生产输出基地。
奶牛存栏12.6万头左右、同比增长37.63%,特色乳制品加工园区建设全方面推进,察右后旗奶酪小镇已签约20家加工企业。
高质高效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到300万亩。
挂牌创建16家肉牛、46家肉羊标准化示范场,成功改造提升27家规模养殖场。
一个个鲜活的数字,见证了过去一年乌兰察布市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过程中的坚实步履。
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工作全面贯彻习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粮食安全、绿色供给、农牧民增收目标任务,深入实施“马铃薯产业提效增值”“净菜进京”“燕麦产业提升”“肉牛扩群倍增”“奶业振兴”“肉羊改良提质”六大行动,建设施夯基础、提产能保质量、扬优势促发展,全市农牧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延伸,农牧业赋能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现实。
2023年,乌兰察布市燕麦良种繁育迎来重大利好消息,自主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燕麦新品种“乌莜1号”在察右前旗进行大田推广,标志着乌兰察布市向燕麦良种自主可控目标迈进一大步,成为助力“中国饭碗”扩容提质的又一生动实践。
“乌莜1号”燕麦是近20年来乌兰察布市首个自主选育的燕麦品种,以冀张莜1号为母本、永118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选育而成。目前,已在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化德县等7个旗县进行示范种植,扩繁面积达2000亩。
“我们在试验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发现,虽然‘乌莜1号’是以草品种形式登记认定的,但作为粮用时,比当前引进的市外燕麦品种增产20%左右。更重要的是,它属于原种燕麦,可以连续种植3年,购种成本每亩降低50%,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种粮收入。”该市燕麦专家王凤梧介绍,“乌莜1号”燕麦的植株和籽粒均可用作饲料,茎叶多汁、柔嫩,含有粗蛋白、粗脂肪和钙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干物质含量高达91.62%,牛羊吃了之后能促进生长,有育肥的作用,乳熟期每亩平均可生产鲜草3500公斤,青干草900公斤,量大质优的燕麦草将成为重要的饲料资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强则农业强,种业兴则农业兴。乌兰察布市在种业振兴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适宜乌兰察布市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的马铃薯新品种——“蒙乌薯”系列新品种进入大田试验;终生覆膜智能节水胡萝卜试种成功;我国首个适应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专门化新品种杜蒙羊通过国家审定,实现了全市肉羊自有品种零的突破。
一年来,乌兰察布市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种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步伐,全市种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普查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63个,为育种提供优质种质支持。开展畜禽保种和遗传材料采集鉴定,完成杜泊羊、乌兰察布细毛羊等5个畜禽品种的遗传性能测定。启动2023年“揭榜挂帅”项目,建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40万亩、燕麦良种繁育基地3万亩;选育出的“蒙乌薯”“乌莜”系列新品种,已进行品种登记,马铃薯“希森6号”和杜蒙羊成功入选自治区2023年农牧业主导品种;打造4个“看禾选种”平台,展示马铃薯、燕麦、玉米3种作物新品种111个;四子王旗中加公司成为全国第三家、自治区第一家马铃薯“育繁推”一体化认证企业,内蒙古薯佳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获得CMA和CASL国家资质认证,成为全区首家可以有效的进行种薯质量检验的民营企业。
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奋进新征程 强农促振兴”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乌兰察布市100余家企业携百余种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在100余平方米的“原味乌兰察布”主题展区闪亮登场。马铃薯制品、牛排、羊肉、特制酸奶、卓资熏鸡、丰镇月饼……一个个独具乌兰察布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亮相中国农交会,并广受好评。
品牌是品质的背书。农产品做优了就是公信力,做细了就是吸引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依托特色农畜产品的优点和独特的气候生态,突出品牌战略,发展壮大“麦菜薯、牛羊乳”六大优势产业,全面打响“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为了持续扩大“原味乌兰察布”品牌影响力,市委、市政府把品牌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点任务来抓,制定了《“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原味乌兰察布”授权用标企业支持政策》等制度和措施。2023年5月2日,“原味乌兰察布”首次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展团携品牌旗下乌兰察布马铃薯、乌兰察布燕麦、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预制菜等授权产品亮相第40届意大利国际果蔬展,受到主办方格外的重视和业界积极评价。
截至目前,“原味乌兰察布”授权企业108家,产品覆盖“麦菜薯、牛羊乳”六大优势产业及特色产业达500余种,建成“原味乌兰察布”品牌体验店6家,品牌冠名店11家,品牌销售专区6处、网店5家,构建起了覆盖北京、深圳、青岛、呼和浩特、巴彦淖尔、乌兰察布的品牌线下直销网络及覆盖全网平台的线上销售网络,品牌价值超过167亿元,品牌溢价20%,品牌集群、合力优势凸显。
进有为,行至远。“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正在以越来越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践行者、引领者。
在察右前旗瑞田现代农业示范园,26个高清摄像头可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搭配气象站、环境传感器、作物长势监测仪、虫情监测仪等设备详细采集数据,再通过5G网络回传并分析数据,依据需求对特定片区单独进行精准施肥,实际做到了缺啥补啥。
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就是智能化生产作业的“佼佼者”。“这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将‘浇地’转变为‘浇作物’!” 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呈介绍道,智能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高科技,借助灌溉系统,将液体肥料或可溶性固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让农作物吃上了“精细粮”。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20%,农作物品质更佳,同时省工省时,利于大规模种植。
科技兴、仓廪实。2023年,乌兰察布市农业生产技术推广见行见效,围绕马铃薯、燕麦、玉米等作物,在全市打造4个万亩区、32个千亩片共7.2万亩的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了马铃薯智能水肥一体化、玉米密植滴灌、燕麦宽幅条播等一批高产高效技术,打造了种植业的“试验田”,发挥了“排头兵”作用,示范区水地、旱地单产分别提升10%和5%;马铃薯智能浅埋滴灌精准高效栽培技术成功入选自治区主推技术。
科技装备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兴蒙”行动深入实施,国家牧草首席科学家专家工作站落户该市,建成内蒙古草原酸奶研发中心,兰格格乳业获批博士后工作站;全市新增各类补贴机具近8359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4.53%,较2022年增长0.6%。
技术服务、跟踪指导有力有效,乌兰察布市农牧系统开展高强度、大力度、密频次督导,聚焦农牧业生产关键节点环节,落实领导包旗县、产业专家组团、专技人员蹲点等服务机制,采取“大兵团、小分队”方式,确保技术服务到村到户到生产,与农牧民捆绑式发展。常年抽调干部职员组建11个包联服务团队,开展培训指导服务农牧民5000余次,开展“看禾选种”、优质高效增粮等示范观摩会50多次,为农牧业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服务保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市农牧局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荣获农业农村部2021—2023年度评比“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
发展一方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乌兰察布市牢牢把握优质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突出品牌建设的深厚内涵,打造“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让优质、绿色、有机农特产品走向全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水平发展贡献“品牌力量”。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乌兰察布大地上,田园牧歌新旋律一次次奏响,一幅幅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现代农牧业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