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2月份上半月国内饲料市场行情综述
产品中心

2月份上半月国内饲料市场行情综述

2025-02-19 教槽料
产品介绍

  2月1日至14日期间,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呈现偏强运行状态趋势。截至2月13日,全国玉米周度均价为2151元/吨,较2月1日上涨21元/吨。

  期货市场: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形成共振,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对期货价格形成提振。截至2月13日,大连盘玉米主力合约C2505结算价格为2314元/吨,较2月1日上涨17元/吨。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明显,基层售粮意向仍显一般,贸易商存货积极性略有提高,深加工企业持续上调收购价格刺激到货量。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续偏强运行,基层粮点收购量一般,贸易商出货意愿减弱,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量维持低位,企业不断提价促收。

  销区市场:玉米价格偏强运行,受到货成本及盘面强势推动,港口报价连日上涨,但现货成交一般,下游企业多看涨后市,倾向签订远期合同。

  供应方面:春节假期结束后,玉米市场购销活跃度有所恢复,随气温回升,上市量将进一步加大。不过,当前基层及贸易商看涨惜售情绪较浓,供应偏紧。

  需求方面:(1)当前饲用需求较好,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用粮企业补库备货意愿整体较强,入市收购较为积极。此外,饲料企业签订远期订单,现货提货以前期订单为主。(2)市场心态:东北及华北地区农户、贸易商看涨意愿增强,市场购销两旺局面初现。

  2025年2月1日至14日,国内玉米价格在供应偏紧、需求旺盛以及市场看涨情绪的推动下,整体呈现偏强运行状态趋势。未来需着重关注东北及华北基层售粮进度、国家收储政策以及小麦等替代品价格变化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供应方面:(1)南美大豆供应: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依然强烈,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预计将创下新高,这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供应。然而,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偏慢,装运速度也受一定的影响,导致2-3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偏紧。(2)国内库存与开机率:国内豆粕库存偏低,油厂开机率不足,供应紧张局面在短期内支撑了豆粕价格。

  需求方面:(1)养殖业需求:国内生猪存栏量略有回升,但整体饲料需求量开始上涨有限。饲料企业对豆粕的添加比例持续下调,同时高蛋白日粮的推广也进一步压制了豆粕的需求。(2)下游采购情绪:下游饲料养殖企业在高价豆粕面前采购情绪降温,但随价格回调,部分公司开始适量补库。

  (3)外部因素国际贸易与政策: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南美物流风险(如罢工、天气干扰)对豆粕价格形成阶段性支撑。(4)天气因素:阿根廷产区干旱和巴西降水较多,导致大豆生长和收割进度受影响,进而支撑豆粕价格。

  供应方面:(1)菜籽库存与进口:当前国内菜籽库存仍超过40万吨,供应相对宽松,但2025年1-2月菜籽到港量明显下滑,后续供应存在收紧预期。

  需求方面:(1)水产养殖淡季:当前仍处于水产养殖淡季,下游拿货量少,限制了菜粕的市场需求。(2)需求预期向好:随气温回升,南方水产养殖启动时间有望提前,菜粕需求预期有所改善。(3)市场情绪与关联品种:菜粕价格趋势与豆粕关联性较强。2月期间,豆粕价格高位震荡后有所回落,但菜粕跌幅比较小,显示出一定的抗跌性。

  短期内,菜粕价格预计保持高位震荡,主要受供应收紧预期和需求预期改善的双重影响。不过,全球油料供应整体宽松的格局仍将限制菜粕的上行空间。

  2025年2月1日至14日期间,国内小麦价格整体以稳为主,局部地区出现小幅波动。节后小麦购销活动尚未全面恢复,市场粮源流通量偏紧,但制粉企业采购意愿较低,主要以消化年前库存为主。截至2月7日,小麦市场行情报价整体平稳,部分地区收购价格与年前持平。

  供应方面:春节后,部分持粮主体和用粮企业虽已复工,但基层购销活动的全面恢复预计要到元宵节之后。由于年前建库成本比较高,渠道环节存在挺价观望心理,导致市场粮源流通量偏紧。中储粮的竞价采购和销售拍卖活动同时开展,投放量尚未恢复到年前水平,但随着采购频次增加,市场氛围有所回暖。

  需求方面:养制粉企业增量采购意愿较低,主要以消化年前库存为主。当前华北黄淮地区小麦与玉米价差保持高位,饲料企业基本不采购小麦,小麦流入饲用领域的量较少。

  短期内,小麦价格预计仍将保持平稳运行,市场购销活动有望在元宵节后逐步恢复。尽管市场供应充足,但最低收购价政策将限制小麦价格的下跌空间。未来需关注以下几点: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饲料需求有望触底回升,水产料和猪料需求将随着养殖量恢复而增长,禽料需求整体稳定。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凭借综合优势加速扩张。

  2月5日,国内油脂市场受外盘支撑维持震荡偏强走势,乳清粉因进口成本增加和供应偏紧,价格偏强运行。赖氨酸和蛋氨酸市场受关税政策及公司制作调整影响,价格波动明显。

  饲料行业向高端化、功能性产品转型,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应用增加,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重要趋势。

  2024年饲料行业总产值下滑,但添加剂产量逆势增长。中小企业在成本压力和环保政策下加速出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玉米价格因部分地区减产预期和生猪存栏量增加,存在上涨可能;小麦价格则因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跌空间有限。

  正虹科技黑龙江分公司因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决定从2025年2月6日早8点开始调整产品价格:猪浓缩料价格上调300元/吨,猪教槽料上调200元/吨,猪全价料上调50元/吨。

  仟客莱宣布自2025年2月6日早8点起调整饲料价格:猪料方面,浓缩料每吨上涨300元,保育料、教槽料每吨上涨200元,全价料每吨上涨50元。

  广东金新农饲料有限公司决定自2025年2月8日8时起对福建区域饲料价格做调整:教槽料上调150元/吨,保育料上调100元/吨,全价料上调75元/吨,浓缩料上调100元/吨。

  新希望、大北农、通威股份、金新农、海大集团、正虹科技、*ST傲农等多家企业陆续发布涨价通知,宣布饲料价格持续上涨50元/吨至200元/吨,部分产品如猪浓缩料、乳猪料涨幅最高达300元/吨。

  饲料行业在原料替代方面取得进展,东北一大型饲料企业持续开发新产品,围绕豆粕减量替代开展研究,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助力养殖业降本增效。

  从供应端来看,2024年1-10月,中国大豆累计进口量达8994.04万吨,同比增长10.74%,进口大豆大多分布在在5-9月,其中8月进口量创近三年新高。国内大豆到港量持续高位,企业积极压榨,豆粕库存屡创新高。然而,需求端表现疲软,生猪存栏量因2023年行业去产能难以大幅回升,水产养殖需求也因气温不佳而持续下降。

  替代品方面,2024年豆粕与菜粕、葵花籽粕的价差波动收窄。豆粕-菜粕价差在520-1090元/吨之间,高低价差570元/吨;豆粕-葵花籽粕价差在740-1420元/吨之间,高低价差680元/吨。这表明豆粕在供应宽松、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价格下滑,而菜粕和葵花籽粕因各自市场因素相对坚挺。

  进入12月,巴西大豆升贴水价格下调,进一步施压豆粕价格,市场遵循季节性规律呈现跌势。截至11月底,全年豆粕均价为3253.09元/吨,同比下跌24.35%。总的来看,2024年豆粕市场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下,价格重心明显下移,市场整体偏弱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