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剛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國家現代農業演示區內紫花苜蓿草幽香陣陣。
3000多畝優質苜蓿迎來了收割季,連片的紫花苜蓿流青溢翠,大型收割機在地裡來回络绎。
紫花苜蓿草被稱為“牧草之王”,蛋白質含量能夠達到20%以上,是一種十分適合奶牛吃的牧草品種。與其他經濟作物不同,紫花苜蓿草一年能够收4茬,眼下正在進行的是第一茬的收割。
“收割完的苜蓿草會用多層的拉伸膜打包成高1.2米、寬1米的圓柱形‘草罐頭’。由於形成了密封厭氧的環境,封閉性比較好,發酵后的牧草不易腐爛變質,可將保質期延長至2到3年,也避免了苜蓿營養物質的損失。”在收割現場,苜蓿草種植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草罐頭”發酵后會產生乳酸菌,且在飼喂過程中不存在二次氧化、腐爛、霉變等問題,进步了青貯飼料的品質與利用率,同時還會產生一種十分濃郁的芳香滋味,不僅營養價值更高,并且能幫助奶牛进步產奶量。
“從苜蓿選種、精量播種到水肥一體化灌溉、大型機械收割、暴晒摟草、打包成‘草罐頭’,這裡面科技含量很高。”土默特左旗農牧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旗近幾年不斷加大飼草種植科技投入力度,加速補齊飼草業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和種植技術的短板弱項,拓宽牧草種植耕整地、播種、植保、收獲、加工全程機械現代化生產,不斷構建苜蓿高質高效機械化生產現代形式,實現草畜產業深层次地交融發展。土默特左旗獨特的地舆優勢,再加上所產的苜蓿草中維生素、礦物質和粗蛋白質含量高、品質好,深受飼草市場青睞。
本年土默特左旗積極建設苜蓿產業化種植演示基地,添加優質飼草種植面積,新增青貯玉米3萬畝、優質牧草2萬畝,總量達到54.3萬畝,自給率分別達到100%和55%。通過系列舉措不斷提高優質飼草自給率,激活牧草業高質量發展“綠色引擎”,擘畫“苜蓿花開”美麗圖景,為奶業全產業鏈發展供给重要保障。(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楊鑫 攝影報道)
近来,自治區公民檢察院與自治區高級公民法院、公安廳、司法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聯合懲治虛假訴訟,共筑北疆司法公信”專項行動實施计划》(以下簡稱《计划》),明確在全區開展懲治虛假訴訟專項行動,協同解決虛假訴訟“發現難、查証難、管理難”等問題,積極構建“打、防、治”全方位聯防聯控虛假訴訟作业格式,促進社會誠信建設。專項行動將開展至12月。…
仲夏時節,走進自治區級天然保護區烏旦塔拉五角楓森林公園,雨后春笋的綠色隨風舞動,林間蜂鳴蝶舞,鳥兒络绎嬉戲,令人賞心悅目。 “你看這棵楓樹的葉子多旺盛,是不是底子想不到它已經850年了?”一到林區,通遼市科左后旗公安局吉爾嘎朗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長胡木金巴特爾就驅車來到一棵古樹前,一邊仔細地檢查枝丫,一邊對記者說。…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