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首钢朗泽递表港交所冲刺“碳捕集第一股”乙醇为主要收入来源
新闻资讯
首钢朗泽递表港交所冲刺“碳捕集第一股”乙醇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5-02-26 新闻资讯

  近日,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朗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

  2022 年,首钢朗泽完成 Pre-IPO 轮融资。目前,首钢集团为最大股东,持股 26.54%,上海铭大实业次之,持股 15.34%。此外,该企业具有 5 家子公司,分别为河北首朗、首朗吉元、宁夏滨泽、贵州金泽、首朗生物科技。

  首钢朗泽成立于 2011 年,该公司利用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是全球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行业中唯一一家利用经过验证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低碳产品生产商业化及规模化的公司。CCUS 是指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捕集碳排放,使其能够直接利用、转化或注入地层,以此来实现碳减排的过程。

  技术方面,首钢朗泽分别开发了一代减碳技术、二代负碳技术。拥有 216 项授权专利,并已申请注册 104 项专利。

  一代减碳技术将工业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乙醇与微生物蛋白,能应用在钢铁、铁合金、电石、碳化硅、磷化工等来源的工业尾气处理。依据招股书,一代减碳技术固碳率达 33%,与燃烧排放相比,每生产一吨乙醇平均可减排约 4.36 吨二氧化碳。

  在一代减碳技术工业化后,首钢朗泽开发的二代负碳技术,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为气体组分原料进行乙醇和微生物蛋白转化。二代负碳技术可用于利用钢铁厂、生物质气化、石油化学工业及煤焦化等来源的工业尾气。依据招股书,二代负碳技术每生产一吨乙醇可直接消耗二氧化碳 0.5 吨,固碳率可提高至 93.5%。

  目前,首钢朗泽在河北、宁夏、贵州三省有四个生产设施,每个生产设施均生产乙醇及微生物蛋白,合计年产能 21 万吨乙醇、2.32 万吨微生物蛋白。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利用工业尾气约 30 亿立方、累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 140 万吨、累计减少耕地使用约 285 万亩。

  首钢朗泽的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包含:低碳产品营销售卖,最重要的包含乙醇和微生物蛋白,以及沼气和粗醇等副产品,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SAF、清洁能源、日化香水、运动时装、清洁剂、包装材料;同时为工业客户提供低碳综合性解决方案。如 2024 年 3 月与明拓签订技术许可协议,向明拓许可使用技术有权收取许可费及技术服务费。

  其中,乙醇产品直接销往国内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并通过中国和海外的分销商进行销售;微生物蛋白产品也通过直销及分销相结合的方式销售给养殖饲料生产商。

  根据招股书,2021 年,首钢朗泽收入约 2.58 亿元,2022 年收入约 3.9 亿元,2023 年收入约 5.93 亿元,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 2.62 亿元。其中,乙醇仍然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达到 74.6%。

  该公司表示将开发 SAF 作为主要下游乙醇产品以全面扩大下游市场。其 SAF 设施预计于 2025 年在中国西北地区开工建设,并于 2026 年投产,年产能约 5 万吨。与传统喷气燃料相比,SAF 有可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减少 80%,与全球航空脱碳目标保持一致。其乙醇产品也曾出口到 LanzaTech Global 用来生产 SAF,助力 2018 年从美国奥兰多至英国伦敦的成功商业飞行。

  在全球多项利好政策及法规的推动下,全球 CCUS 技术正在蒸蒸日上中。例如中国启动“双碳”战略,据此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工业节能减碳转型(如钢铁)和发展 CCUS 技术等政策,比如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此外,倡导“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获取热量和蛋白质”战略,推动了多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合成生物技术在饲料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将微生物蛋白的适合使用的范围扩大到猪、鸡等家畜,加快审批一碳气体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