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lfmjjg.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lfmjjg.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lfmjjg.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lfmjjg.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田兆广“最忆是莱阳”29 品味写过的文~莱阳军营成长起来的典型③_厂容厂貌_杏彩平台登录|杏彩平台登录网站|杏彩平台登录注册
网站导航
田兆广“最忆是莱阳”29 品味写过的文~莱阳军营成长起来的典型③
厂容厂貌
田兆广“最忆是莱阳”29 品味写过的文~莱阳军营成长起来的典型③
2024-10-29 厂容厂貌

  】继续刊发我(郭 磊)的“同辈”老战友田兆广(网名:野山)的“最忆是莱阳”——

  孙安昌是集团军生活服务中心主任,官不显赫,名不惊人,是个专为官兵吃喝奔忙的岗位,苦累相伴,及为平凡。入伍20年,他几乎是干着同一件事:让官兵们吃饱吃好。就是这么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他却干出了名堂。原军委副主席张震,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时任军区司令员钱国梁等军委、总部和军区20多位将军,先后到集团军生活服务中心视察工作并给予孙安昌高度评价。孙安昌先后荣立两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连续多次被军区、集团军评为“优秀员”“学雷锋标兵”。他先后领导的5个单位荣立13次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1998年3月,集团军将机关军人服务中心树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正值军队调整改革期间,孙安昌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赢得了首长和机关干部、家属子女的交口称赞。在集团军组织的党课上,钟声琴军长说:“面临军队调整改革,广大官兵都应在大局下行动。而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情况,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顾大局、讲奉献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孙安昌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集团军首长确定将孙安昌作为一个调整精简期间爱岗敬业的典型进行宣传后,曹晓明副处长、我和赵阳,我们报道组全体出动,对孙安昌进行了半个多月的集中采访,找到了他在平凡中创造非凡的源头活水。

  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庸的工作。只要认清了肩上的责任,就能有持续不衰的热情。

  1982年初,入伍已经3年、担任坦克分队班长一年的孙安昌,改任炊事班长。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指导员和他的谈话又在耳边响起:炊事班长岗位平凡,责任重大。连队把这副担子交给你,希望你当好这‘半个指导员’。”

  上任后,孙安昌接手的是一个沉甸甸的账本:钱粮双超分别达到2000元和2000公斤。从官兵嘴里抠钱抠粮堵窟窿,孙安昌干不出来,他能做的就是带领全班战士养猪种菜,靠辛勤的汗水增加收入。连队菜地在一个小山坡上,多年的雨水冲刷带走了泥土,露出了石头。他带领班里的战士从地里挖出石头,垒成地沿,又从几里外的一个旧工地上往回拉土,铺在地里,灌水、施肥,种上时令蔬菜。就是从这年起,孙安昌所在的连队基本达到了蔬菜自给,结束了买菜的历史。

  连队养猪没有本钱,孙安昌从老乡那里赊来了40头小猪。喂猪用的粗饲料由官兵打青草解决,一年四季的精饲料都是他东奔西跑出面联系,从榨油厂、酿酒厂和粮店拉回的豆饼、酒糟和碎粮食。炊事班的后院里有一盘长满青苔的石磨,孙安昌把它拾掇起来磨起了豆腐。有人说他自找麻烦,可孙安昌算的却是另一笔账:大豆4角钱1斤,豆腐两角钱一斤,1斤大豆能出3.5斤豆腐,这样磨豆腐比买豆腐每斤豆子就能节省3角钱,况且还能喂猪。磨豆腐是个苦差事,他每天三、四点钟就起床,等把几十斤豆子做成豆腐,天也就刚放亮,他还得忙活着给官兵们做早饭。时间一长,孙安昌瘦了,可官兵们饭菜里的油水却一天天见多,连队账本上也由超支变成节余。1984年初,他离开连队时,留下了一个丰厚的家底:存款1.1万元,节粮6500公斤。

  能把平凡工作当事业干的人,从某一种意义上说,一定是个能担当重任的人。1990年底,已在营部担任司务长的孙安昌被任命为坦克旅生活服务中心主任。后勤部长指着十几间破旧的房子,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一个月内开业!”孙安昌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就忙活开了。仅两个星期的时间,服务中心便以崭新的面貌提前开业,不仅承担了向全旅20多个伙食单位供粮供菜的任务,每天还向家属供应油条、豆汁等熟食。

  孙安昌注定是个创业的角色。1992年,集团军组建生活服务中心,他又被委以重任,担任中心主任。当时,他顾虑重重:集团军机关大、首长多,要求高,他担心干不好工作,胜任不了这一职务。可当看到由于军部远离莱阳市区,工作了一天的机关干部和家属们经常为买粮买菜、做饭等生活琐事而忙碌,当他听到首长和机关干部们对他讲的一句句满怀期望的话语时,他思想上受到了强烈震撼:服务中心工作普通,岗位平凡,却连着机关干部们的忧虑和牵挂,连着战斗力的提高。办好服务中心,就能使机关干部们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就能让他们集中精力安心工作。由此,孙安昌感到了肩上的责任,暗下决心,把这项工作干好,干出名堂,为部队做出样板,让首长机关满意。

  服务中心创建之初房屋陈旧,设施简陋,设备落后,只有蒸馒头、炸油条、做豆腐等几个时断时续的加工项目,远远不能够满足机关干部、家属们的生活需求。孙安昌上任后,带着官兵们对所有破旧设备做了全面清理,对其中可通过的,通过维修,使大多数重新发挥了作用。烧水炉过去一天只能烧半吨水,经过改灶节煤,达到每天可烧2吨水,效率提高了4倍。靠自己动手,艰苦创业,5年多的时间,孙安昌带领官兵们改造房屋20间,开设了蔬菜部、熟食店、加工间、快餐部等10多个服务项目,增添了烤箱、压面机、馒头机、油炸锅等设备。从白手起家,他把服务中心建成了一个拥有固定资产30多万元,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服务全面、保障有力的服务实体,形成了集采购、加工、供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服务工作看起来不起眼,干的都是些锅碗瓢盆、婆婆妈妈的事情。可在孙安昌看来,却大有学问,想干好不易。他始终把“真心、热心、细心、耐心”这“四心”作为干好服务工作的基础要求,从而做到了在感情上为首长机关倾心,在干好服务工作上尽力尽心。

  孙安昌把炒菜做饭当成学问研究。他觉得让战士吃饱容易,但让战士们吃好、吃出强健的体魄,把伙食变成战斗力,那确实大有文章可做。为此,他不仅从做饭的门外汉成为一级厨师,还钻研了很多营养学方面的书籍。像卡路里、维生素、蛋白质之类的专业术语,他搞得溜清,能根据训练不同时期所需的营养量,科学合理地安排伙食。连队野营拉练时,训练强度大,他就做一些高营养、大热量的饭菜;连队搞夜间训练,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猪肝、菠菜就端上了战士餐桌。每年新兵来到部队,孙安昌都主动调查不一样的地区战士的不同生活小习惯,让主食品种和副食口味尽量适应战士的胃口。孙安昌当炊事班长、司务长七八年,他所在单位的主食花样每顿都不少于两种。

  对服务行业来说,没有越位的时候,只有不到位的时候。孙安昌经常这样鞭策自己。夏天到了,晚饭后,大人孩子外出乘凉的多起来。孙安昌就琢磨着,服务中心应该给大家做点什么。于是,“消夏沙龙”应运而生了。他们在灯光球场摆上了几十张桌椅,设立了冷饮、烧烤、小吃、瓜果等六七个摊位;大屏幕的电视机既可以看录像,也可以唱卡拉OK。每天晚上,很多干部、家属领着孩子走出家门,大人们喝杯冷饮,聊聊天,孩子们则对烤鱿鱼和羊肉串更感兴趣。熄灯前,人们带着一身的凉意回家,孙安昌和他的战士们却还得把一件件东西搬回屋里,每天一身热汗,每天乐此不疲。

  服务的范围在一年年拓展,服务的标准也在一年年提高。孙安昌当了主任后的生活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几乎渗透到了首长机关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干部、家属下班晚了,快餐部有热腾腾的盒饭等着你;谁家来了客人,一个电话打过去,品种多样、物美价廉的饭菜准给你送到门上。机关干部下部队蹲点,家中罐煤气、买米买面的活全由服务中心包下来。家属骑车上班忘了打气,服务中心门口常年放着个打气筒。有个家属打开水时不慎滑倒,第二天,新买的防滑网就铺在了开水房地上。服务中心门前的三块黑板上,除了有每天供应的饭菜品种,诸如生活常识、烹饪技术、市场行情等信息也是常看常新。人们都说,孙安昌的心里不想别的,一个心眼想的都是如何让大家生活得更方便。

  只有服务的义务,没有贪占的权力。只要心中的天平不倾斜,就能管好这份大家业。

  当好一个粮秣官,孙安昌认为最起码的一条,就是先把自己的手管住,只能用它为官兵服务,替部队管家,绝不能用它为自己捞好处,哪怕是一星半点。

  孙安昌在搞服务上唱的是“红脸”,在抓管理上唱的却是“黑脸”,即使自己的领导也不例外。在连队当司务长时,有一年春节,连里一下子来了4位干部家属,做饭的时候,有的拿棵葱,有的要斤菜,战士们意见很大。为了使大家都不难堪,孙安昌每天外出买菜前,都到这几位干部家里去一趟,问问他们买不买东西,好一起给他们捎回来。时间一长,家属们看出了孙安昌的心思,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孙安昌把“黑脸”巧妙地唱给别人,也唱给自己的家人。在服务中心买菜不赊账,是他给妻子定下的规矩。有一次,他妻子下班时顺便在服务中心买了几斤黄瓜,因为身上没装钱,就给卖菜的战士打了张欠条。时间一长,她把这件事忘记了。月底查账时,孙安昌看到了这张欠条。回到家中,他劈头盖脸向妻子发了一通火。妻子心里尽管很委屈,可还是擦掉眼泪到服务中心交上了钱。

  从基层到连队到旅机关、再到集团军机关,孙安昌管的面慢慢的变大了,可他的心却没变大,更没变野,还是那么本本分分,手也攥得比过去更紧了,指缝里漏不了公家的一分钱。一次,外地一个小贩到服务中心推销黑木耳,见办公室里只有孙安昌一个人,就悄悄地说:“每斤按10元收钱,发票开15元,你我都有赚头。”孙安昌笑着对小贩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你先出去,打听好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回来找我。”小贩露出一脸的尴尬,没趣地走了。夏天的一个晚上,当地一家私营水产公司的老板找到孙安昌,说新进了一批鱼虾销路不好,想在部队冷库里放一放,说着就把2000元钱放在了桌上。孙安昌先让他收起钱,然后对他说:“放一天多少钱我们有明码标价,明天你把货拉来,由会计和你算账。”

  当服务中心主任数年,每天从孙安昌手中进出的钱都在三四千元以上,按一些菜贩的说法,只要他头脑灵活点,每斤菜上差个几分钱,一两年就是个“万元户”。可孙安昌偏偏是个死脑筋, 硬是不下水。开始的时候,菜市场的人看他是个采购大户,每逢买菜时有的多给他几斤精肉,有的给他提两只烧鸡,有人甚至把三十五十的钱悄悄往他兜里塞,希望他在价格上给些照顾。对此,孙安昌却是油盐不进,公事公办。为此,他就在莱阳市场上有了两个叫得很响的“绰号”——“老抠门”“砍价大王”。每次买菜时,一里多长的菜市场,他往往来回走好几趟,直到货比几家,质优价廉才掏钱。时间一长,他摸索出了通过“看、摸、闻”检查菜的质量,用“褒贬法”“激将法”“对比法”砍菜价的一套窍门。

  别人刮风下雨待在家里,孙安昌却往菜市场跑,为的就是买到价格实惠公道的蔬菜和食品。这些办法还真管用,同样一车菜,老孙买往往要少花六七十元钱。服务中心人人都能熟背“一二三要诀”,“一”就是一心一意为机关干部、家属服务;“二”就是要记清有形的书面账和无形的良心账;“三”就是要做到钱物面前不动心,吃喝玩乐不沾边,违纪越轨的事不干,廉洁自律,不贪不占,牢牢守好脚下的阵地。

  15枚军功章记下了孙安昌的过去,14次集体立功则是他和战友们齐心创造的辉煌。集团军精简调整后,孙安昌的去处我们不得而知,新的征程上,他能够走多高多远,我们没办法估量。然而,军功章偏爱不惜汗水的奉献者,却是不争的事实。孙安昌就是最好的例证。

  1998年5月10日,《前卫报》在一版头条以2000字的篇幅加编者按,转四版3000字的版面,刊登了我和曹晓明副处长、赵阳干事采写的通讯《军功章偏爱奉献者——记54685部队生活服务中心主任孙安昌》。

  随后,6月7日,《大众日报》二版头条以《孙安昌:平凡岗位写壮美人生》为题,8月2日,《泰安日报》头版头条以《他的军功章属于泰山——记泰安籍军人孙安昌》为题,8月5日,《报》以《服务的天地究竟有多大?——记某集团军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孙安昌》为题,10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综合版头条以《一位粮草管的幸福观——记某集团军生活服务中心主任孙安昌》为题,11月1日,《报》以《热忱服务 两袖清风——记某集团军生活服务中心主任孙安昌》为题,对孙安昌作了集中宣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也都陆续对孙安昌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

  1999年元旦刚过,军部搬迁前的一两个月,一向规律有致的机关大院多少变化得有些异常:偌大的营房里显得格外空旷,家属院里,闲时很少再能听到家属们凑堆谈天说地和孩子们嬉闹的欢声笑语。

  丈夫们就要走了,家属们的眼里都有些潮红。是啊,好不容易熬到随军,刚想享受一下家庭的温馨,眼下却又要过“牛郎织女”的生活,心里能好受吗?

  干部们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有的三十好几才好不容易给家属孩子办了随军,一家人刚刚团圆,如今却又要分离,留下妻子儿女,人生地不熟,心里总也放不下。

  夜深人未眠。那些日子,心里不平静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留守办服务中心主任孙安昌。

  当集团军首长确定让他留守莱阳营房,把几大串仓库房门钥匙,大大小小10多个留守小散单位的人员名单,近百户住在大院家属的分布图,以及家属孩子生活保障这一摊子事交给他那一刻,他多少感到了这副担子的分量!赵承凤政委在一天下班回家时,专门拐到服务中心给他鼓劲打气,赵政委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老孙啊,把机关干部们的另一半交给你,你可要当好这个家啊!”激动之余孙安昌想都没想,一拍胸脯说:“请首长放心,我能干好。”

  孙安昌说他事后想起来,自己的话有点说大了。试想,近百户随军家属,大到营房营具财产,小到家属孩子们吃喝住,还有和新移防到军部大院的138旅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摊子大,事务多,人手少,能没困难吗?

  可老孙就是老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第二天早上5点多,他就带上会计周克跃和司务长小朱来到家属院,挨家挨户走访,把每个家庭生活上的困难逐一登记造册。回到服务中心,他召集服务中心人员开会,与大家一起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服务计划。

  1999年3月13日凌晨5点多,已离开莱阳营房下部队采访的我,在炮八师招待所睡得正香,被房间的一阵电话铃声惊醒,拿起话筒一接听,是孙安昌,他用有些急促的口气上来就说:“田干事别睡了,帮我写个东西。”细谈中我方知,老孙想以留守办服务中心的名义,给集团军首长、全体机关干部、家属们写一封信。老孙把自己想在信中表达的几层意思告诉我后说:“田干事你这就起床写,上午务必传真发给我,这封信今天就得打印,后天大部队走之前人手一份发下去。“

  集团军军部即将搬迁潍坊驻防,生活服务中心作为善后留守单位,继续承担为首长、机关干部家属服务的任务。在首长和们就要踏向新征程之际,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您真诚地道一声:“感谢了,首长和们!”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服务中心全体官兵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今天,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的需要,使你们暂时要与亲人离别,作为留守的服务保障人员,此时此刻,我们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样才能解决好你们的后顾之忧,让你们走得放心,让家属、孩子们生活得愉快。为此,我们特向你们做出保证: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做到“三个不变”。

  一是服务宗旨不变。尽心尽力为首长机关服务,是服务中心的一贯宗旨。军部搬迁到潍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服务方针,把家属子女们的需要当成我们的首要职责和工作重点,解你们工作、家庭生活所需、所难、所忧,当好你们的“好后勤”“大后方”。

  二是服务内容不变。我们将继续搞好学生早点,开水、蔬菜和副食品等供应;继续坚持好上门走访、征求意见等服务制度;继续搞好服务上门,承担起为家属买粮、换煤气等任务;继续开展好“盒饭快餐”“消夏沙龙”等原有的服务项目,为家属子女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

  三是服务热情不变。我们要不断抓好对官兵的管理教育,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提高标准,牢固树立“为家属服务就是为部队建设做贡献、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做贡献”的思想,切实做到满腔热忱,周到细致,始终如一,让集团军首长、全体机关干部们放心,让广大家属、子女们高兴、满意!

  首长和们,移防和留守都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心是相连的,让我们在集团军党委的领导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同心合力,携手并肩,开拓新局面,再创新业绩 !

  “田干事你线军的一支笔啊!”我读完后,老孙在电话里啧啧称赞,不停地抬举我,直说写得好,是他想表达的意思。我让炮八师宣传科的帮助打印好后,当天传真发给了老孙。

  时间悄悄从指缝间溜走。一年后的一天上午,快下班时,我正在办公室改一个材料,老孙敲门进来。时值春节刚过,天气很冷,但老孙气喘吁吁,头上冒着热气,那时军部移防后所住的138师办公楼没有电梯,很显然身材较胖的老孙刚从楼梯爬上来。他告诉我刚从莱阳赶到潍坊,还得麻烦我改个东西。待他从提包里拿出来一看,是一篇给集团军首长、机关干部的汇报材料。老孙说明天就给军里首长汇报,让我辛苦一下加个班赶快给改出来。

  看着这份3000多字,虽然章节有些散乱、文字比较粗糙,写得不是很成型的汇报稿,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老孙留守莱阳一年,竟干了那么多事。我随手把材料递给一旁的赵阳干事,让她也看看。赵阳看完后和我的感受一样,说了两个字:感人!

  我和赵阳都认为,老孙留守莱阳这一年,做了不少事,我们该再为他写篇稿子!

  当即,我、赵阳、时任集团军报道员郭守伟(10多年后成为集团军宣传处处长,现任昌邑市人武部政委)对他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采访。

  军部搬走了,营房住上了新来的部队。有一天,服务中心的几个战士在宿舍聊天,无意中被门外的老孙听到,有个战士说:“这下可好了,咱服务中心成了独立王国,天高皇帝远,他们想管我们也够不到,平时稀拉点也没什么关系,真得好好轻松轻松。”这话给了老孙当头一棒,更是给他敲了一记警钟。他想,服务中心虽然是留守单位,但也是集团军机关直属队的组成部分,是集团军留在莱阳为家属们服务保障的唯一“窗口”,必须和正规连队一样的职责和要求,按照条令条例建立正规的工作生活秩序,按照《纲要》加强全面建设,当好样板和标杆!

  为此,老孙利用一周时间搞了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对照条令条例、规章制度,让每一个人查问题、讲危害、找原因、定措施。针对官兵每天与电器、液化气、氟利昂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打交道,人员容易失控和发生各类事故的问题,重点抓好点名、请销假、班务会、安全检查、请示汇报等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了物品登记统计、检查监督等七项管理制度;制定了“热情待顾客,当好服务员”等八项服务公约;编写了“文明服务、文明忌语”20条印发官兵人手一册。通过点滴养成,服务中心步入了按条令条例运转的轨道。

  连老孙算上, 服务中心只有两名干部。遇到另外一人有事,经常只有一个干部在位。尽管如此,干部值班制度却很好地坚持了下来。有人对老孙说,你们两名干部,离家近的只有一墙之隔,远的也不过几百米,每天只要早来一会、晚走一回就行了。没有必要天天晚上住在服务中心。但老孙觉得,规章制度对每个人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平时要求战士严格落实制度,干部如果连条令条例明确规定的基本制度都落实不了,就没有资格要求战士。由于他身体力行,战士自然就跟着学、照着做。

  一年来,服务中心没发生任何违纪问题和事故苗头。老孙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形象,敢喊“向我看齐”的表率作用,官兵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留守的服务中心人员比原来少了一半多,也不像连队那样有正规的班、排,上班时间不统一,服务工作多是临时、琐碎的事,也没什么规律。老孙说哪一件事想不到、做不好,他心里就不踏实。一年来,他几乎天天跟班作业,就连母亲病故,也因工作忙脱不开身,没能及时赶回去给老人送终。

  作为留守单位的服务中心。靠什么凝聚官兵思想?老孙觉得,还是要靠深入细致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靠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坚持落实好党支部七项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小事集体研究,每月进行形势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及时改正问题。对集团军部署的理论学习内容,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由于管理严格、教育有方,干部带头,服务中心的各项建设比原来更进了一步,凡是下部队到138旅的集团军首长、机关干部,都不忘到服务中心看一看,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提出表扬。

  老孙在接受我和赵阳的采访中,几次戏称自己是“家属王”。他谈的最多的是一年来担任莱阳这个家属院“家长”的轶事——

  一次,一位家属买菜时嫌蔬菜质量不好,战士小王就和她顶了两句。事不是很大,可老孙说他知道后,还是在军人大会上严厉批评了小王,责令小王写出深刻检查,然后亲自领着小王到这名家属家里赔礼道歉,倒是弄得这位家属不好意思了。借着这件事,老孙给官兵们搞了一次专题教育,他对大家说:“机关干部们离开莱阳到了潍坊,他们常年辛勤工作,下部队检查指导,顾不上家里的事,家属孩子们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有的舍弃了原来的好工作,有的离开了原来生活的大城市,远离家乡随军来到莱阳。就凭这,咱得照顾好她们,没理由和她们争吵,没理由不好好工作。”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里酸楚楚的,个个都低头不语。此后,类似的事再也没发生过,战士们见了家属都是嫂子长嫂子短的,喊得她们心里甜丝丝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老孙过去常挂在嘴上的一句服务用语。我们在宣传他的通讯稿件中,还特用这句话作了其中一个部分的小标题。这话说说容易,可坚持做好不易,老孙说,报纸都登出去了,我必须得做好!一天,一名干部家属来买菜,她指名要茄子和黄瓜,可这两种菜恰恰刚卖完。看到她遗憾而去的背影,负责值班的老孙二话没说,安排好值班的事,带上车直奔莱阳蔬菜批发商业市场,买回这两种菜,又亲自送到这名家属家里,感动的这位家属不知说什么好!这件事后,服务中心门前多了一块小黑板,家属们需要买什么菜,可提前写在上面,到时候来拿就是了。后来,小黑板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啦:谁家水龙头坏了、需换灯泡了、罐液化气了……只要记上,老孙立马安排人办好,乐得家属们见了老孙满脸都是笑容,整天乐呵呵的。

  再后来,小黑板从一块增加到了三块,上面不仅有肉、蛋、鱼及蔬菜的当日价格和品种,诸如生活常识、烹饪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也是一直更新。上面的菜谱栏目最吸引家属,每过一两天就是一道新菜,像葱油鱼、京酱肉丝、水煮鱼片等,每天下班路过的家属都驻足观看,一些家属从中学会了几道拿手菜。

  军部搬离莱阳后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孙到莱阳百货商场买了50多个文具盒、精装笔记本,写上:“争当新时期的好少年、跨世纪的接班人”,人手一套送给大院的小学生们。家属们说:“家长没想到的,孙主任做到了。”

  孙安昌每天六点前准时起床到服务中心周边溜达,他发现,大院的孩子们也多是这个点起来上学,问了几个学生,了解到学生们走得早,家属们又要上班,早饭往往都是凑合。于是他决定办个“学生食堂”。说办就办,筹资金、购设备、腾房子,一个摆有十几张餐桌、容纳30多人的学生专用餐厅很快开张,学生们来到这里,可吃上油条、包子、蛋糕、面包、面条等品种多样的早餐,看着孩子们吃得开心的样子,家属们乐了,老孙也感到特别舒心。

  “后方”的事通过家属、孩子们传到了“前方”,老孙心里装着大局,时刻想着“前方”的事迹,在潍坊军营被传为佳话。老孙的办公室天天都会接到机关干部们“答谢”的电话。相反,给家属打电话的少了,星期天往家跑的少了。为啥?用一位机关干部的话说,因为咱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2000年3月10日,我和赵阳、郭守伟为老孙写的小报告文学《稳定的“大后方”》,在《前卫报》四版“前卫”副刊头题刊登。

  △我和赵阳、郭守伟(很遗憾,由于编辑疏忽,稿件见报时,没有了郭守伟的名字)给孙安昌写的小报告文学底稿

  莱阳军部留守处撤销前,集团军组成孙安昌事迹报告团,分赴师、旅、团和直属队作了巡回事迹报告。报告材料是由我起草的,题目是《满腔热忱搞服务 平凡岗位求作为》,老孙共讲了四点体会:一是服务中心岗位虽小,却担负着部队建设的大重任,只有全身心的去热爱它,才会有持久不衰的热情和动力;二是服务工作看似简单,却有着学不尽的道道和本事,只有瞄着一流,才能把最好变成更好;三是服务中心“庙”小人少,工作特殊,却和正规连队一样有着共同的职责和要求,只有把官兵带好,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四是服务中心家大物多,但个人却没有贪占丝毫的权力,只有心中的天平不倾斜,才能管好这份大家业。

  志愿兵提干的孙安昌,由于当干部较晚、起步较低,职务提升一直比较慢。为了让这位“老黄牛”式的奉献者得到应有回报,在他的典型事迹宣传后不久,被提升为正团级单位的集团军金口养殖场政委。

  △2000年3月,老孙和他的团队在完成莱阳营区留守任务,即将分赴新的岗位之际,特地让我给整理了一份服务中心组建八年的工作汇报材料。这份材料3000多字,题目是《平凡的岗位 战斗的集体 闪光的足迹——集团军机关生活服务中心8年工作综述》。这里特展示一下封面和前言。

  转眼20多年过去了,转业到潍坊的老孙前些年通过一个战友群加了我的微信好友,过年过节发个问候祝福短信,时不时给我推发的公众号文章点个赞。算起来他应该已经退休几年了。写出以上宣传老孙的这些往事,为的是让老孙的精神长存,也留下我们之间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作者简介:田兆广,1981年9月入伍,1987年3月入党,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历任战士、学员,军分区、团、师、集团军新闻干事,师理论、教育干事,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长,集团军宣传处副处长、处长,政治部《前卫报》社记者、编辑,沂水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沂水县第十六届、十七届,临沂市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2012年3月退休。

  从军三十载,发表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言论千余篇,作品曾在全军、全国获奖,五次蝉联原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学术论文被收入大学军事新闻写作教程,先后采写、推出了20多个全军、全国重大典型。现受聘担任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副主任,济南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宣教团秘书长,济南市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员,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中铁财智中心片区党委党建指导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