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内,微微的酵香在空气中弥漫。“这是微生物发酵的味道。”生产基地厂长袁志超介绍。
生物酶的生产的全部过程并不简单。将筛选、培育优化后的微生物投入发酵罐中,进行液体深层发酵,经过几十到百余小时后,一小罐“种子”便发酵繁殖出满满一大罐的发酵原液,再经过提取、精制工艺,最终形成生物酶制剂产品。
袁志超说,不同的微生物,分泌不同特性的酶,找到比较合适的微生物,是生产出优质生物酶的关键。
新华扬公司与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武汉国家农创中心)获批以来,产学研进一步深度融合。
大豆豆粕是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大豆约1亿吨,饲料蛋白原料进口依赖度严峻。另一方面,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吸收却不够充分,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氮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
新华扬公司与头部科研院所院士团队联合研发,通过筛选培育优势菌株,构建出迄今为止最耐热的Hypro蛋白酶,解决了颗粒饲料中应用蛋白酶留存率低的痛点,对不可消化蛋白和抗原蛋白分解能力强,提高了动物对饲料蛋白的消化率。目前,Hypro蛋白酶已投产并推广应用,以每吨配合饲料中降低1%蛋白计算,全年可节省进口大豆600万吨。
新华扬公司位于武汉国家农创中心核心区,已研制出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消化酶单酶及其复合酶等系列新产品,出口至欧盟、北美、南美和东南亚。今年9月,该公司二期工厂投产,年产能增至5万吨。
“武汉国家农创中心三大主导产业正加快壮大。”武汉高科农业集团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武汉国家农创中心自2020年获批建设以来,围绕生物种业、动物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等产业,集聚涉农科技公司800余家,其中不乏像新华扬公司这样的行业隐形冠军。
在生物种业领域,引进先正达、隆平高科等种业巨头,培育省种子集团、楚为生物等本土种企,伯远生物、艾迪晶等一批生物育种企业加快发展,全省80%以上种企集聚武汉,成为全国种业规模与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动物生物制品领域,上市企业科前生物年产值突破10亿元,猪用生物制品销量三年蝉联全国第一。
依托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农创芯动力”“农创荟”等农业科学技术对接活动成功举办,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持续拓宽。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将坚持以用为导向,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速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武汉打造高成长农业企业孵化和全要素资源整合的“科创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