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解锁”增收密码
杏彩平台登录
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解锁”增收密码

  来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驴养殖基地,上千头毛驴丰腴健硕、毛色鲜亮,或悠然自得地进食,或在饲养员与科研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接受“检验”,整个基地秩序井然。“这里现有存栏种驴5000余头,繁殖种母驴3500头,每年出栏优质种驴苗2000多头。”精准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和乳、肉成分,是监测驴营养状况和实施靶向营养调控的关键,能为开发优质驴乳、驴肉产品筑牢根基。谈及养殖经验,闫素梅教授目光中满是自信与坚定。

  自2016年起,闫素梅教授加入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专家队伍。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术讲台迈向乡村振兴的一线年时间,以实际行动为富民增收、科技兴农打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兴样本”。

  “养驴真能赚钱吗?该怎么养?能赚多少?”养殖户杜江兴回忆道,“刚开始问题一个接一个,成本高,效益也不好。多亏了闫教授用心指导,情况才逐渐好转。”闫素梅教授带领团队到现场开展培训,为养殖户和企业饲养人员发放饲料原料及实用技术手册,传授实用技巧。根据饲料原料市场的动态变化,持续调整日粮配方,从粗饲料和蛋白质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做精准营养调控,优化饲喂方案,帮助农户合理选择原料,确保驴只健康生长。

  技术不仅要为养殖户提供坚实支撑,更要为整个养殖业保驾护航。面对近年来驴养殖产业存栏量下降、饲料资源短缺、蛋白质饲料进口依存度高、养殖成本高昂、养殖效益不佳等诸多难题,闫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与内蒙古草原御驴科技牧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完成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 “肉驴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制定并颁布《繁殖母驴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驴驹补饲料的配制及饲喂作业规程》等多项实用区域标准,成功研制驴用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和全混合日粮等6套实用饲料配方并推广应用,为企业培养技术骨干,助力企业深入挖掘驴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潜力,为驴养殖产业添智提质。

  “闫教授用技术让养殖户的钱包鼓了起来,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口碑。” 内蒙古草原御驴科技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晋宇称赞道。2024年,在闫教授团队与企业的联合攻关下,母驴受胎率达到85%,驴驹成活率达到93%,驴驹初生重达到30kg以上,4月龄和6月龄驴驹体重分别达到110kg和150kg,养殖成本降低15%,企业售出的驴苗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内蒙古草原御驴科技牧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亚洲单体顶级规模的种驴养殖企业,明显提升了内蒙古驴养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特派员制度以科学技术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纽带,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科技兴农。今年,自治区科技厅将继续指导各盟市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特派团、“三区”科学技术人才的动态管理和调度,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积极探索政府推动、部门配合、制度保障、注重实效的服务模式,根据县域实际,梳理技术创新需求,定期组织特色科技服务活动,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农牧业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处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